顧炎武:躲身找九宮格交流報國寺的一代年夜儒–文史–中國作家網
本年是明末清初思惟家顧炎瑜伽場地武生日410周年,在顧炎武“北漂”的日子里,報國寺是主要的一站。走進報國寺,只見西側門呈月亮外型,兩廂刻有金字——全國興亡,匹夫有責。頂部也有四個金字——顧亭林祠。顧亭林,即顧炎武,因其故鄉的舊居旁邊有湖泊名曰“亭林”,人們尊稱他為亭林師長教師。
從月亮門東側,可以看見亭林師長教師的銅像以及銅像后面的竹林,這位濁世中的一代年夜儒仿佛站在月亮里,苦衷重重地思慮著家國命運。旅居報國寺的日子里,他完成了其年夜部門著作。
不忘祖國潛心學問
與黃宗羲、王夫之、唐甄并稱“四年夜發蒙思惟家”的顧炎武,本名顧絳,字寧人,南直隸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人。顧炎武自幼博聞強記,并以岳飛、文天祥、方孝孺為人生偶像。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1對1教學學術史》中說:“我生平最仰慕亭林師長教師為人……但我堅信他不單是經師,並且是人師。”
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下南京后,亭林師長教師將共享會議室本身的名字由顧絳改為顧炎武,由於他敬慕文天祥的弟子王炎武。改名意在明志,他在昆山義無反顧地投身于抗清運動,但明朝年夜勢已往。
明朝消亡后,顧炎武在自家門前吊掛一塊白色蔓菁,里面塞上蒜青,后面的白布上寫有“避青”二字,意思是不為清朝效率。他曾六次徒步從家中前去南京明孝陵,哭吊明朝建國天子朱元璋,教學場地以依靠祖國之思,累計過程數千里,不辭跋涉之苦。然后,他將昆山的家產悉數變賣,告別故鄉,一往不回。在20多年的北游生活中,他的萍蹤廣泛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河南等地。旅途中,騾馬馱書隨行,隨時將書中內在的事務與所見所聞停止查對,實地考核后訂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顧炎武是不折不扣的踐行者。
世事茫茫,顧炎武把對祖國的悼念化尷尬刁難學問的固執,而豐盛的經歷和淵博的學問使他著作頗豐。上海古籍出書社出書的《顧炎武選集》收錄了他的存世作品34種,包含經部9種、史部17種、子部5種、集部3種,約1200萬字。代表作有《日知錄》《全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含《音論》《詩本音》《易音》《唐韻正》《古音表》)《韻補正》《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他對經史百家、音韻訓詁、金石考古、方志輿地,以致國度典制、郡邑掌故、地理儀象、水利河漕、兵農田賦、經濟商業等均有成就。在音韻學方面,訂正古音,離析《唐韻》,將古韻分為十部,說明音學源流,分析古韻部目,可謂承前啟后,可謂古音學的奠定者。在文學方面,以詩見長,存世各體詩412首,包含徐嘉《顧詩箋注》的《集外詩補》中收錄的4首佚詩。他的詩歌憂世傷生,似有杜甫遺風。
帶著對祖國的懷念,顧炎武曾兩次到昌平的長陵哭吊明成祖朱棣,六次到思陵哭吊明思宗朱由檢。他的萍蹤廣泛昌平的山山川水,寫下了《昌平山川記》一書,對昌平的建制沿革、景致勝景、文物奇跡、天然地輿、平易近間風俗等停止了詳盡先容,為后世留下了一份考證正確、頭緒清楚的可貴史料。
昔時,顧炎武的才學遐邇著名。他旅居報國寺時,執政廷仕進的文學家王士禎曾往造訪,并血汗來潮地請他背誦古樂府《蛺蝶行》。那首短詩固然只要56個字,但冷僻難記。使王士禎覺得驚奇的是,顧炎武信口開河,一字不落地背了出來。
濁世中的顧炎武孜孜不倦,陶醉于詩書學問,終成一代年夜儒。
悲憫蒼生心憂全國
在顧亭林祠游廊的墻壁上,鑲嵌著一些書法作品石刻,均為顧炎武的經典名言,此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是“全國興亡,匹夫有責”、“空口說誤國,實干興邦”。
作為一代年夜儒,顧炎武治學以“明學術,君子心,撥濁世,以興承平之事”為主旨。
他否決砥礪辭章、綴輯故實的無用之學,提倡“博學于文”、“行己有恥”的學術理念。在他看來,學問之道,貴在明道淑人,撫世宰物。這種經世致用的學術主意,以及他在浩繁學術範疇的成績,終結了晚明空疏的學風,開啟樸素學風之先河,對清代學者發生了積極無益的影響。他以為做學問必需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主意“正人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他的“利國富平易近”、“善為國者,躲之于平易近”思惟,具有晚期平易近主發蒙顏色。
顧炎武纂輯的《全國郡國利病書》,靈敏地追蹤關心到地盤兼并及錢糧沉重不均等社會積弊,指出“世久積弊,舉數十屯而兼并于豪右,觸目皆是”,以致呈現了“有田連阡陌,而戶米不滿斗石者;有家徒四壁,而戶米至數十石者”的情形。在他所撰寫的《軍制論》《情勢論》《田功論》《錢法論》《郡縣論》中,摸索了形成社會積弊的本源,表達了履行社會變更的激烈愿看。他指出“郡縣之弊已極”,關鍵在于“其專在上”,初步觸及到了封建君主獨裁軌制,提出了變更郡縣制的請求。
在《日知錄》中,他開門見山:“意在撥亂滌污,法古用復,啟多聞于來學,待一治于后王”。他以為“明天下之年夜患,莫年夜乎貧”,因此“有道之世,必以厚生為本”。他盼望蒼生解脫貧苦,完成“五年而小康,十年而豪富”。對于社會財富分派,他說:“平易近得其利,則財路通而無益于官;官專其利,則財路塞而必損于平易近。”他以為自萬歷中期以來,由于“為人上者”利慾熏心,形成了“平易近生愈貧,國計亦愈窘”的局勢。是以,他主意“躲富于平易近”,平易近富才幹國強。
顧炎武“明道救世”的經世思惟,凸起表現在“全國興亡,匹夫有責”八字警言。他所說的全國興亡,指的是全國蒼生的保存和中華平易近族的延續。為此,他平生奔走忙碌,高低求索,即便在病中,依然呼吁“本日者,拯斯人于涂炭,為萬世開承平,此吾輩之任也”。他悲天憫人,以才疏學淺為全國蒼生代言,遭到眾人欽慕。
文人祭奠報國志士
位于西城區報國寺前街1號的報國寺,始建于遼代,明成化二年(1466年)及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建。1997年,報國寺開辟為加入我的最愛市場,并對大眾開放,現為全國重點文物維護單元。顧亭林祠位于報國寺東北面,原為禪房,因顧炎武曾在此棲身,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改建為顧亭林祠。
汗青上的報國寺噴鼻火茂盛,還曾是北京最年夜的舊書市場,文明氣氛濃重。在清代,有不少詩人、詞人、詩詞實際家、文學家、家教戲曲家、書法家、加入我的最愛家、學者、金石學家等文明名人常常幫襯報國寺舊書市場,譬如孔尚任、王漁陽、朱彝尊、翁方綱等。由于報國寺地處皇城外常識分子聚居的焦點區域,瓜熟蒂落地成為宣南文明的主要構成部門。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顧炎武第一次離開北京。此后,在他北游的25年中,屢次往復京城,而在京時代,他的重要棲身地是報國寺。在那里,他可以淘到心儀的古籍,還可以交友浩繁文明名人。別的,寺院安靜,合適著書立說。據史料記錄,他的年夜部門著作都是在報國寺完成的。顧炎武居住報國寺,也許還有更深的寄意。他從本籍江蘇昆山動身游學南方,過程三萬余里,著作千余萬字,意在傳佈他的全國不雅,摸索蒼生安身立命之路。就是說,他一向在為“報國”奔忙。而報國寺的寺院稱號,恰好與他的理想相契合。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北游途中的顧炎武在山西友人家往世,享年70歲。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翰林院編修何紹基、貢生張穆等倡議建築顧亭林祠。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春,顧亭林祠落成,共有南中北三座院落。昔時農歷蒲月二十八日(顧炎武生辰),儒臣學士們在顧亭林祠舉辦了盛大的祭奠運動。此后,每年舉辦年齡佳日祭和生辰祭,還有很多不按期的特祭。這種大眾自覺的祭奠運動延續了80多年,成為中國文明史上罕有的景象。
每次祭奠,介入者均簽寫“落款錄(簽名)”,并賦詩作文,還有現場作詩唱和及書法繪畫等文明雅集運動,主辦者將運動內在的事務及落款、詩字畫等回檔保留。然后,匯編成《顧祠會祭落款卷子》,共匯編了4輯,卷首有顧炎武肖像。影印出書后,分發給介入祭奠者,使其得以傳世。介入祭奠者中,有人編寫《顧炎武年譜》,嘉慶到道光年間,問世的顧炎武年譜多達6種;有人點校、注釋顧炎武著作,從顧祠建成到光緒年間,約有94位名家撰寫了百余種解讀顧炎武著作的冊本。
那時,京城文明界呈現了顧炎武熱,而顧亭林祠成為文人雅集場合,人們忠誠地悼念這位襟懷胸襟全國的報國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