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喬生:魯迅與陳師曾–文史–找九宮格中國作家網
陳師曾
一
《朝花夕拾》是魯迅1926年所作十篇“回想的記事”[1]的結集,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最後以“往事重提”為總題,于同年所有的頒發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魯迅在廣州添寫“短序”和“后記”,編集并命名為《朝花夕拾》。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支出“未名新集”印行,1929年2月重版,1932年9月由上海北舊書局重付梓行第三版。陶元慶design封面。
《朝花夕拾》是有打算、成體系的作品。此前,魯迅的兩部小說集《呼籲》和《徘徊》,事前并無總體計劃,編集時按寫作時光的先后次序擺列,魯迅依據所有的作品的總體偏向和他那時的心緒裁奪的書名紛歧定能涵蓋一切篇目,現實上,“呼籲”中有“徘徊”,“徘徊”中也有“呼籲”。[2]
1924年到1926年,魯迅經過的事況各種公共和私家生涯危機,但創作力頗為茂盛,除小說外,還打算寫作兩部持續性的成體系作品:散文詩集《野草》和回想記《朝花夕拾》,前者所有的完成于北京,后者在北京、廈門各寫作一半。兩部作品在頒發時都有總題,讀者從《語絲》上讀到“野草之一”“野草之N”,就清楚是“未完待續”,只是一開端和半途沒有預告所有的有幾多篇。《野草》結集出書時落款瑜伽場地未變,而在《莽原》上所連載的記敘從孩童到留學回國經過的事況的“往事重提”,成書時叫《朝花夕拾》,取自《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詩意盎然。
既然是創作之初就有了計劃,那么寫幾多篇,寫什么題材,作者自己心中應當年夜致稀有。較之捕獲感情思路、講述人生“哲學”的《野草》,《朝花夕拾》應當更有步調,更有打算性,由於是按時序講述從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可以拔取一些主要場景、人物和事務,如童年的愛好養小植物,與長母親的“恩仇”,少年時期私塾唸書場景,青年時代的舊式書院進修和japan(日本)留先生活,以及辛亥反動前后與老友在生涯中的盼望和掃興等,串連出一部青少年時代的列傳。
熟習魯迅生平的讀者,在瀏覽《朝花夕拾》時,能夠覺得有些年夜事務和主要人物闕如,如祖父周福清,是魯迅少年時代追慕和進修的模範,“往事重提”卻簡直不著一筆;青年守寡的母親歷盡艱辛養育三個兒子,竟沒有零丁寫一兩篇,而只一兩筆順帶說起。其來由,除了祖父由於犯法為家族帶來負面影響,魯迅不愿涉筆外,還有魯迅選擇寫尷尬刁難象的一個主要尺度是健在的人不寫或未幾寫。母親和兩個弟弟健在,方才掉往和氣的二弟不克不及寫也不愿寫。japan(日本)留學時代一路從事文學活動的伴侶,許壽裳是最密切的一個,且一向堅持聯絡接觸,天然不克不及寫。章太炎師長教師對魯迅的影響比擬年夜,1926年仍活潑在文明學術界,也不克不及寫,直到1936年章太炎往世,魯迅才寫了《關于太炎師長教師二三事》《因太炎師長教師而想起的二三事》。由於父親早逝,是以才有《父親的病》;藤野師長教師固然健在,但魯迅自仙臺入學后,便與之掉往聯絡接觸,所以也為之寫了專篇。
這般一來,值得一提的“往事”或故人就有不小的限制。魯迅的交游遠不止上述,會不會還有一些題材魯迅打算寫而沒有來得及寫?
魯迅在廈門寫的第一篇“往事重提”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頒發時標為“之六”,寫作時光是1926年9月18日。1926年10月7日,魯迅寫成第七篇《父親的病》后,致信韋素園道,“今寄上《莽原》稿一篇,請支出”,“《往事重提》我還想做四篇,盡本年登完,但可否如愿,也殊難說,由於在此瑣事依然多”。[3]從字面來判定,《父親的病》后面應當還有四篇,也就是說,打算總數是十一篇。1926年10月12日,魯迅寫完《藤野師長教師》(之九),三天后在給許廣平的信中談及本身寫作、講授及把持吸煙等情形說:“少抽煙卷,……但近幾天可又多吸了一點,由於我連做了四篇《往事重提》。這工具還有兩篇便完,擬下月再做,從今天起,又要編課本了。”[4]但是,寫完《范愛農》后,他致信韋素園宣布終止:“《往事重提》又做了一篇,今寄上。這書是結束了。”[5]越日給韋素園的信也說:“《墳》的序,跋;《往事重提》第十(已完),俱已寄出,想必先此信而到了。”[6]1926年12月8日致韋素園信中的一段可視為終極決議:“《范愛農》一篇,天然仍是登在24期上,作一停止。”[7]
可見,魯迅確切有打算寫作第十一篇,卻匆促地以第十篇收束,這個題目有研討者也留意到并提出。[8]猜測起來,《朝花夕拾》的寫作打算應當是魯迅在北京就擬定的,到廈門年夜學任教后,由於編寫課本和上課而繁忙起來,“往事重提”的寫作進進趕工狀況,不到兩個月時光寫了四篇。
那么,魯迅未能寫出的一篇畢竟會是什么題材呢?會不會像是第十篇《范愛農》一樣,寫一位“故人”?
我比來瀏覽關于魯迅從北京開端寫作“往事重提”系列,至廈門完成《朝花夕拾》再到出書經過歷程中的相干資料,感到或有如許一種能夠:第十一篇要寫他青年時期的同窗、教導部的同事陳師曾。
陳師曾(1876—1923,名衡恪,字師曾)合適魯迅寫進《朝花夕拾》人物序列的尺度——故往的密切伴侶。陳師曾曾在南京江南陸師書院附設的礦務鐵路書院進修,與魯迅同窗。1902年,他們一路往japan(日本)留學,進進弘文學院,魯迅官費,陳師曾公費。陳封可撰寫的《陳衡恪傳略》論述其留日后經過的事況道:
及長,游學japan(日本),結業東京高級師范黌舍博物科。回國后,歷任南通、長沙師范黌舍教員。平易近國二年秋,教導部聘為編審,復兼任北京高級師范黌舍及美術黌舍博物丹青科傳授。君精于字畫,善刻印,國內外治藝術者,爭推許之。歲癸亥,以繼母俞太孺人寢疾,溽暑馳回金陵,親侍湯藥。竟于是年八月初七日哀毀致病卒,得年四十有八。散本來生自撰傳狀以傷之。[9]
散本來生是陳衡恪之父陳三立的別名。陳師曾是1923年9月17日在南京往世的,魯迅時在北京,所以沒有餐與加入葬禮。魯迅日誌中的“陳師曾訃來,賻二元”[10]是昔時年末的事,距陳師曾去世曾經曩昔幾個月。推想起來,訃文應為陳師曾悲悼會所發。魯迅在陳師曾往世的9月沒有親赴靈堂吊唁可以懂得,但年末在宣武門外江西會館舉辦的陳師曾悲悼會,他也沒有餐與加入,而只送了奠儀。據消息報道,悲悼會非常盛大,倡議人和掌管者為梁啟超級,到者二百多人。普通的猜測是,魯迅那時剛與周作人破裂,從西直門八道灣十一號室第搬到西四磚塔胡同六十一號租房暫居,身材欠好,又要下班、教書,還要四處找房,能夠得空顧及。
但持久的友誼,是不會等閒放下的。沒有餐與加入悲悼會,沒有留下文字留念,魯迅心坎能夠保存了一個歉疚。1924年4月,魯迅搬進新房,生涯趨于穩固。5月3日,他開端購置陳師曾的遺著:“上午往留黎廠買《師曾遺墨》第一、第二集各一冊。”《陳師曾師長教師遺墨》共十集十二冊,京華印書局制版,線裝年夜本,深藍色封面,北京琉璃廠淳菁閣集印,1924年2月至1927年5月間出書。1924年8月16日,魯迅買到第三集;1925年2月10日往留黎廠買了第四集,7月15日購進第五、六集;1926年5月28日在留黎廠得第七集至第十集。[11]魯迅連續追蹤購置陳師曾遺墨,除器重友誼,收藏作為留念外,當然也是為了對陳師曾的著作特殊是美術創作做一個周全、體系的清楚。
但到廈門后,魯迅卻未能寫出《陳師曾》,是為什么呢?
起首消除的來由是沒有時光。魯迅固然一面要為北京的《莽原》供稿,一面要專心編寫課本和上課,難免專心,但他過著獨身生涯,少少應付和文娛運動,寫作時光不會比在北京時少。
其次,不克不及以寫作狀況欠安為捏詞。他1926年12月8日給伴侶的手札中簡直對本身初到廈門的寫作狀況不滿:“此間百事須本身運營,繁瑣極了,得空思考;譯呢,買不到一本舊書,沒有資料。如許下往,是要淹逝世在逝世海里了……”[12]但如許的怨言話也許合適用來作為他少寫實際批評類文字的來由。廈門缺乏實際安慰,生涯單調,景致也少變更,如他在給友人的信中所說:“此地初見固然像風趣,而實在卻很單調,永是如許的山,如許的海。即是氣象,也永是如許熱和;樹和花卉,也永是如許開著,綠著。我初到時穿麻布衫,此刻也還穿麻布衫,傳聞想脫下它,還得兩星期。”[13]如許的氣象和生涯狀況不是正好可以坐上去寫“往事重提”之類回想文字嗎?一個多月內寫了四篇,闡明寫作狀況不差。
那么,是不是由於“未名新集”要盡快出書等不及?這是第三個要消除的來由。魯迅是未名社的魂靈人物,是“未名新集”的主編,叢書出書進度安閒掌控之中;再說,他的著作和文章是同人編纂叢書和刊物的主要支持,北京的編纂們接待、等待之至。《莽原》隨時等候魯迅的文章,沒有版面的限制和時光緊急的壓力。
這般,就只剩下題材有難度一項了。
陳師曾自畫像
二
魯迅與陳師曾來往的資料良多,單是呈現在魯迅日誌中的就有幾十條。假如不是魯迅晚期日誌喪失,南京、japan(日本)時代的來往次數不了解還有幾多。
陳師曾5歲失恃,6歲開端學畫,1890年在長沙師從尹和伯,1894年在湖北從周年夜烈習文學,追隨南通詩人范當世的弟弟范仲霖進修魏碑、漢隸,同年冬與范當世之女孝嫦成婚。1898年考進南京陸師書院附設的礦路書院,與魯迅同班(魯迅次年2月正式從海軍書院轉進)。時任陸師(兼礦路)書院總辦的俞明震主意進修japan(日本)教導體系體例,曾到japan(日本)考核,并招待來中國考核的japan(日本)教導家嘉納治五郎,后來還曾親率陸師先生赴日留學,先在是嘉納治五郎為中國留先生創辦的日語速成黌舍弘文學院進修,魯迅和陳師曾就同在1902年中的一批,同船赴日,與張協和、伍習之和顧石臣同等班。據與魯迅、陳師曾同住一個睡房、共用一間自修室的沈瓞平易近回想:他們“磋商斟酌文字,渴求新知;有時共抒雄圖,志在收復;有時濁醪暢飲,高歌‘狂論’。都算得風度英發”。沈瓞平易近回國后,曾有詩《柬豫才兼示師曾》寄回:“東亞風云起,吾曹效率時。救亡紓下策,游說竭微辭。難醒人世醉,空勞別后思。栽培芳草綠,原上看離離!”[14]
魯迅和陳師曾均于1909年回國,在故鄉從事教導任務。陳師曾在江西教導司任職,隨后受聘在南通的師范黌舍和中學擔負博物學教員,并在南通博物苑兼職。1913年任長沙第一師范教員,1914年到北京教導部,與魯迅成了同事。
魯迅日誌第一次呈現與陳師曾交往的記載是1914年1月13日“得陳師曾室汪訃,與許季上、錢稻孫合制一挽送之”[15],而最后一次記載是1923年下半年收到訃聞。從1914年至1923年,魯迅日誌中兩人來往的記錄有七十多處,此中以1914年至1918年為多,尤以1915年至1916年為頻仍,運動內在的事務重要是會餐、逛街、購物、訪友以及互訪和互贈禮品等。
魯迅和陳師曾固然分屬教導部兩個司,但有時辰會一路餐與加入部辦運動。如1914年教導部舉行了全國兒童藝術品博覽會,停止后,魯迅和陳師曾擔任遴選優良作品出國展覽:據魯迅日誌,6月2日“與陳師曾就博覽會諸品物選出可赴巴那馬者飾之,盡一日”[16]。
他們的配合喜好是彙集金石拓片,日誌中此類記錄不乏其人。如1914年6月9日“午后陳師曾貽三葉蟲僵石一枚,從泰山得來”[17]。那時魯迅周邊有一個金石拓本彙集研討小組,陳師曾也是此中的主要成員。1914年7月3日魯迅日誌的“午同陳師曾往錢稻孫寓看畫帖”[18]可以作為一個代表性的記錄——錢稻孫也是成員之一。他們之間互贈冊本、拓本的記錄良多,如1915年1月19日,魯迅贈予陳師曾《百喻經》一冊;3月18日“贈陳師曾《建初摩厓》《永明造象》拓本各一分”;10月得“師曾贈‘后子孫吉’專拓本二枚,貴筑姚華所臧”;11月16日陳師曾到魯迅住處看漢畫像拓本;12月7日“午后由師曾持往《往生碑》拓本一枚與梁君”,18日“師曾贈《爨龍顏碑》拓本一枚”等。[19]
陳師曾到京時已是著名的畫家,在來往中贈予魯迅畫作天然不在話下。1914年12月10日魯迅日誌記錄“陳師曾為作山川四小幀,又允為作花草也”,這四幀山川是《松聲》《幽篁古木》《西山小景》《秋山欲雨》,刻畫北京西山秋景;1915年2月2日陳師曾持贈往年年末承諾的“冬華四幀”:《牡丹》《水仙》《紅梅》《天竹》,每幀都有題詩;1917年1月26日“師曾贈自作畫一枚”,魯迅將這幅畫轉送了周作人;1921年1月10日,魯迅又向陳師曾“索畫一幀”,這幅畫繪的是“兩重茅舍閑臨水,一帶冷林遠見山”詩意。[20]
魯迅日誌中記載兩人來往時用“索”“捕”等含有“強迫”意思的字眼,頗能闡明他們之間關系的密切水平。如1915年4月8日“托陳師曾寫《會稽郡故書雜集》書衣一葉”,或許是請求立即寫就、拿走,或許是請陳師曾寫好第二天拿到教導部,由於第二天魯迅日誌記錄“上午寄二弟信并師曾所寫書衣一葉”。又過一天,魯迅“得錢中季信并《會稽故書雜集》書面一葉”。[21]本來,魯迅托錢玄同為該書題簽,因錢玄同遲遲不交稿,只惡化請陳師曾書寫,應當是紹興要刻板印刷,來信敦促甚急。魯迅是以對錢玄同頗為不滿。1933年12月27日,魯迅在給臺靜農的信中談到請報酬《北平箋譜》題簽事宜時對錢玄同表達不滿道:“至于不得托金公執筆,亦誠有其事,但系指書簽,蓋此公夸而懶,又高自地位,托以大事,能遲延至一年半載不報,而其字實俗媚進骨,無足不雅,犯不著向吝嗇人乞爛鉛錢也。”[22]比擬之下,仍是陳師曾靠得住。再如,1916年6月22日,魯迅稱“上午銘伯師長教師來屬覓人書壽聯,攜至部捕陳師曾寫訖送往”[23],一個“捕”字寫照逼真。
篆刻是陳師曾的強項,魯迅天然近水樓臺先得月。1915年6月14日,《會稽郡故書雜集》(簽名周作人)付刻前不久,陳師曾贈給魯迅小銅印一枚,文曰“周”,周氏兄弟都可以用,應當是為該書而刻。[24]陳師曾為魯迅篆刻印章,是兩人來往經過歷程中的一項體系工程,是持久深摯友情的實證。1915年9月8日魯迅日誌記錄,“陳師曾刻加入我的最愛印成,文六,曰‘會稽周氏收臧’”;29日“陳師曾為刻名印成”,不單刻名章,還刻加入我的最愛印,年夜有裝備齊備的意思。[25]此中魯迅齋號印“俟堂”還留下一段美談。許壽裳曾訊問“俟堂”的寄義,魯迅答覆說:“由於陳師曾(衡恪)那時送我一方石章,并問刻作何字,我想了一想,對他說,你叫做槐堂,我就叫俟堂罷。”[26]琢磨高低文語氣,陳師曾的齋號曾經用了“槐堂”,魯迅只好用別的的樹木作齋號,很能夠是北京平易近居里罕見的柿樹。但能夠是感到“柿堂”作齋號欠好聽,就把“柿”改作“俟”。魯迅在《新青年》上頒發文章,按編纂的請求簽名必需是或像一個真人名,就把這個齋號倒置過去叫作“唐俟”。[27]字面意思是“等候”。錢玄同有一個時代給魯迅寫信,稱號他“待齋兄”,即由“唐俟”歸納而來。
陳師曾還為周作人刻印,如1915年8月11日“師曾為二弟刻名印一,放專文,酬二元”。魯迅重視禮節,尊敬老友的藝術才幹和休息,常委托陳師曾購置石料并刻印,付給報答,如1915年8月7日魯迅日誌記錄“師曾為代買壽山印章三方,共直五元,季上分往一塊”,14日“師曾代購印章三塊,直四元五角”,9月3日“托師曾刻印,報以十銀”。
到了1919年,新文明活動曾經蓬勃展開,也許由於兩人的文明理念有所分歧,也許由於陳師曾因家事告假到外埠,魯迅日誌記載的兩人來往年夜年夜削減。
盡管魯迅對陳師曾很熟習,為寫作做了預備甚至還能夠有了腹稿,卻終于沒有寫出來。
魯迅躲陳師曾《山川》
三
值得留意的是,魯迅曾打算應用陳師曾的繪畫作為《朝花夕拾》第一版的封面。
1927年頭,魯迅到廣州后開端謀劃《朝花夕拾》的出書,結集、付梓、校勘等事務,門生服其勞,很快就在北京成形了。
魯迅本身為該書design了扉頁,上有手寫書名“朝花夕拾十篇”,而不是“朝花夕拾”四個字。在書名上綴上篇數,不合適常例,而特殊誇大“十篇”,似乎耿耿于懷,應當不是由於“渾然一體”的“十”字難聽、吉祥(他此前在《論雷峰塔的倒失落》中譏諷過“十景病”,后來在《“這也是生涯……”》中又批駁“十全年夜補”),也不是為了聲名篇幅頗不短的后記不算一篇文章,而能夠會有如許的意思:原來還有一篇的,不克不及寫出來真是遺憾,但是無法可想,就如許以十篇出書吧。
圖書的封面design并非魯迅所善於,還需敦請專家。這個經過歷程一波三折。1927年9月25日魯迅給李霽野、臺靜農的信中談及封面design,想委托正在為《小約翰》design封面的孫福熙(字春苔,魯迅日誌寫作春臺),但碰到一些艱苦:“書面的事,說起來很難,我托了幾小我,都無回信。當地,是無法可想的,似乎只能畫一個甲士騎在頓時往前跑。就是所謂‘反動!反動!’《朝華夕拾》我托過春臺,沒有畫來,他與北新鬧開,不知怎的和新月社往結合了。讓我再想一想看。”[28]可見,魯迅是想請孫福熙做design,讓《朝華夕拾》封面與他所器重的《野草》《小約翰》的封面同出一手。盡管孫福熙與新月社親近,讓魯迅略有些遲疑,但在10月4日的信中,仍申前議:“此書(指《小約翰》)封面及《朝花夕拾》書面,已托春臺往畫,成后即寄上。于書之第一頁后面,希添上‘孫福熙作書面’一行。”[29]十天后,他又給兩位同人往信說:“《小約翰》及《朝華夕拾》兩書面,本擬都托春臺畫,但他此刻生病,所以只好先托其畫《小約翰》的一張,而今尚未成(成后即寄上)。《朝華夕拾》第一頁的后面,且勿印‘孫福熙作書面’字樣。”[30]20日,工作又有了起色,魯迅寫信給李霽野說:“孫春臺病已愈,《朝華夕拾》封面已將開端繪畫。書之第一頁后可以印上‘孫福熙作書面’字樣了。”[31]但是,直到1928年1月,封面design停頓仍不順遂,大要孫福熙的病沒有痊愈,或許還有其他緣由。是以,魯迅才不得不另想措施,寫信給李霽野說:“但書面我想不再請人畫。瑠瓈廠淳菁閣(?)似乎有陳師曾畫的信箋,看便中給我買幾張(要名堂分歧的)寄來。我想選一張,本身寫一個書名,就作為書面。”[32]李霽野照辦。但從同年2月26日魯迅寫給李霽野的信可知,這個措施行欠亨:“昨天將陳師曾畫的信紙看了一遍,無可用。我認為他有花草,不意并無。只得另想法。”[33]終極,魯迅乞助于同親小友陶元慶。魯迅3月31日給李霽野的信中說:“《朝華夕拾》封面,明天陶君已畫來,但系三色,怕北京印欠好,便托他往印,計二千,成即寄上。……該書第一頁上,看加上‘陶元慶作書面’字樣。”[34]
魯迅曾起意用陳師曾的畫做封面圖案,頗讓人不測。孫福熙、陶元慶簡直是魯迅冊本封面的專聘design師。陳師曾的design作風并不合適魯迅的“新文學”著作。魯迅想用陳師曾繪畫做封面,能夠是由於想起他在東京時代出書的《域外小說集》和在紹興由周作人經手刻印的《會稽郡故書雜集》均由陳師曾題寫書名,但更能夠是出于如許的斟酌:由於“往事重提”擬寫陳師曾的舞蹈教室打算沒有完成,遂用封面design的方法依靠悼念之情。
惋惜,這退而求其次的措施依然沒有完成。假如那時市道上有售陳師曾所繪花草圖案箋紙,魯迅用來作了封面,讀者拿起《朝花夕拾》就會天然而然地聯想到魯迅與陳師曾的密切關系。
陳師曾為魯迅篆刻印章
四
“往事重提”最后兩篇《藤野師長教師》《范愛農》,都以人名為篇名。陳師曾與魯迅的來往比范愛農、藤野師長教師與魯迅來往更早,交往更多,寫進《朝花夕拾》,瓜熟蒂落。可寫資料豐盛甚至太多,不該成為沒有寫成的緣由,以簡潔筆法處置繁復素材,魯迅拿手當行。
難點在于寫人:畫虎難畫骨,寫人難寫神。魯迅寫人,要好、壞都寫。不會是平淡無奇,而要寫出人的特色甚至嗜好。特色或嗜好,不會是都讓人敬佩愛好的。魯迅在與陳師曾的來往經過歷程中,留下確當然不都是好印象。現實上,一開端,魯迅對陳師曾的印象能夠欠安,與結識范愛農的經過歷程有些相像。陳師曾是總辦(校長)俞明震的外甥,是以在礦路書院遭到普通先生的藐視和譏笑。周作人在《魯迅的故家》中說:
(陳師曾)不知怎的為他們所輕視,送給他一個徽號叫作“官親”。及至礦路班結業,選送japan(日本)留學,師曾也一同公費出往,這個輕視才算解除,……[35]
魯迅在《范愛農》一文的開篇寫他和范愛農由於要不要拍電報給清當局抗議其凌虐徐錫麟而產生爭持,起勢奇崛,很吸引讀者。假定《陳師曾》先從礦路書院生涯的某個場景寫起,卻是一個不錯的切進點:同窗們年幼無知,由於對權要風格、裙帶關系的仇恨,遷怒于世家後輩、總辦外甥,后來看到陳師曾并沒有應用公款留學,大師對本身的莽撞行動覺得懊悔,又清楚變法的底細和陳家兩代人遭到的不公平待遇,立場有所惡化,關系轉趨密切。實在,魯迅本身到南京進進海軍書院和礦路書院,也是托了本家叔祖的關系,在校時代獲得不少看護,固然因小我成就好經由過程測試,又取得官費留學的機遇,但進學時不克不及不說是走了一點兒捷徑,則其群情陳師曾、俞明震甥舅關系,不外是龜笑鱉無尾。當然,魯迅也有很大要率不寫這個情節——此種憤懣和懊悔,究以不提為好。魯迅的祖父和陳師曾的祖父,一個因考場案被判刑,一個由於支撐變法被撤職,性質是年夜不雷同的。在清末平易近初的語境中,比擬起來,實在是魯迅更覺為難。
當然,這些都是推論,魯迅寫起來對這些情節或許有更高超的處置措施。但畢竟若何,是無從測度了。
懷人文章中寫人物的毛病,是為了烘托人物的長處。《朝花夕拾》中的阿長、藤野師長教師等,也都有“毛病”或“幽默好笑”之處,不是所謂“渾然一體”的人物。阿長絮聒、科學,但魯迅悼念她的渾厚,同情她的命運;范愛農性格孤獨、頑強,進場難以與人一起配合;藤野也有執拗、迂闊、蓬頭垢面等“特色”。
寫人物,不單要寫出特色,更要停止評價。固然魯迅寫的是小我的印象和看法,但由於他自己是有影響力的人物,他的批評自有較年夜的影響,甚至會惹起爭辯。這一點在魯迅1930年月頒發《憶劉半農君》和《關于太炎師長教師二三事》時表現得比擬顯明。《憶劉半農君》中論述北年夜同事和《新青年》同人看不起劉半農:“所謂親近,不外是多談閑天,一多談,就顯露了毛病。簡直有一年多,他沒有消散失落從上海帶來的佳人必有‘紅袖添噴鼻夜唸書’的艷福的思惟,好不難才給我們罵失落了。但他似乎處處都這么的胡說,使有些‘學者’皺眉。有時辰,連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擠。他很勇于寫稿,但試往看舊報往,很有幾期是沒有他的。那些人們批駁他的為人,是:淺。”周作人對魯迅文章頂用“淺”字提醒劉半農的學問、品德深表不滿,固然后文魯迅對這個評價做了辨正:“不錯,半農確是淺。但他的淺,卻如一條清溪,澄澈見底,縱有幾多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年夜體的清。假如裝的是爛泥,一時就看不出它的深淺來了;假如是爛泥的深淵呢,那就更不如淺一點的好。”[36]但也許在周作人看來,既然說“淺”,就至多意味著沒有什么深奧的學問,更無論這個“淺”能夠指的是性情膚淺或見識膚淺。“淺”有褒義、褒義或中性義的能夠性暫且非論,魯迅還在文章中明白批駁劉半農:“從往年來,又看見他不竭的做打油詩,弄爛古文,回憶先前的友誼,也往往難免長嘆。”盡管魯迅接著彌補說明說“這憎恨是伴侶的憎恨,由於我盼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農,他的為兵士,即便‘淺’罷,卻于中國更為無益”。幾番波折,當然顯示了收放自若的文法,但也許在周作人看來,是說了劉半農不少“好話”,“其言不善”,便在悼念文章《半農的回想》中寫詩表達不滿道:“漫云一逝世恩怨泯,海上微聞有笑聲。空向刀山長作揖,阿旁牛首太猙獰。”并追加一兩句暗射魯迅的話:“半農是我的老伴侶之一,我很悼惜他的逝世。在有些不會趕時興結識新相好的人,老伴侶的損失其實是最可悼惜的事。”[37]
魯迅對章太炎的評價很是經典,誇大章太炎的反動精力和對抗舉動。這當然是令人嚮往的,但也難免讓人感到有所傾向。汗青人物能不克不及站得住,重要看進獻,哪怕是小學、文章、思惟上的些微創見,都有價值,值得表揚,單靠一種所謂的精力、斗志、時令,是不難墜進虛空的。魯迅說章太炎“戰斗的文章,乃是師長教師平生中最年夜,最久的事跡”,當然不錯,但說“直到此刻,師長教師的音容笑容,還在今朝,而所講的《說文解字》,卻一句也不記得了”,讓人感到偏執和盡對。[38]當然,魯迅不是在寫悼詞或碑文,而是寫小我客觀感觸感染,是正面贊揚甚至獻上溢美之詞,仍是有好說好有壞說壞,自有主意和苦守。
詳細到寫陳師曾這位老伴侶,魯迅能夠有些遲疑。他對平輩陳師曾及其所生涯的時期——清末平易近初——欠好評價,假如寫出來,想來是負面用語較多,甚至怨言很盛。《范愛農》敘事的停止是在辛亥反動前后,魯迅對中國政局、故鄉前程曾經收獲了一個年夜年夜的掃興。但究竟曩昔了十多年,此中的人物如王金發等,批駁甚至咒罵自無不成。而魯迅與陳師曾來往親密重要是在北洋當局時代,本身固然曾經從中離開,蟄居教學南邊海島,與政府不在一個政壇,卻仍與唸書人同在一個文壇。罵罵政府,譏笑一番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是不會有費事的,但曾經曩昔很多多少年,再寫就是閑筆了。其別人事,就頗為復雜也更為敏感。剛到廈門年夜學教書就覺得不順應的魯迅,還不克不及斷定本身未來到哪里生涯——也許還要回到北京——用什么樣的翰墨寫那些素交,很費考慮。當時他曾經悟到,在中國罵當局、罵軍閥、罵集團甚至罵庸眾,批評中國汗青文明社會,都沒關係,並且還能贏得讀者的愛好和信服。但要罵詳細人如罵陳西瀅、李四光等,就會惹出長短。[39]
從《朝花夕拾》的幾篇回想故人的文章看,人物與事務的穿插論述很需求剪裁的工夫。《藤野師長教師》開首的“東京也無非是如許。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看往確也像緋紅的輕云”,先寫東京的無聊,闡明本身起意往荒僻的西南仙臺的緣由之一。而開首這一句又是所有的“往事重提”回想記全體論述的一部門,由此引向并聚焦到藤野師長教師身上。至于其他傳授的生涯和講授、藤野師長教師的終局、同班同窗們的往向,只能作為幫助,甚至年夜多略而不提。
寫真正的經過的事況的文章,作者為集中翰墨、防止枝蔓,有不受拘束選擇的空間。《阿長與〈山海經〉》集中筆力在人事;《瑣記》固然時光跨度很年夜,但全篇集中在南京的書院生涯,只是在說明“走異路”的緣由方面有些簡略,能夠是由於掛念瑣事太多並且狼藉,給人“平淡無奇”的印象。在《范愛農》中,魯迅經由過程范愛農寫本身在共和時代的經過的事況,供給了良多有價值的材料,對于懂得《阿Q正傳》等作品很有參考價值。但他對這一篇并不滿足,在1934年12月2日寫給增田涉的信中說:“只要《藤野師長教師》一文,請譯出補出來,《范愛農》寫法較差,仍是割愛為好。”[40]所謂“較差”,能夠是由於魯迅感到這篇文章缺乏中間,顯得枝蔓。由此推想,《陳師曾》一文的筆力會合中在哪個時代、哪些事務上,礦路書院?弘文學院?仍是北京教導部?側重點不不難尋覓。魯迅終極廢棄《陳師曾》的寫作,生怕也是煩惱文章過多枚舉來往史料,流于平淡無奇。魯迅與長本身五歲的陳師曾來往雖親密,但總體上說是一種淡如水的正人之交,未幾升沉波濤,也即缺乏故事性,更無戲劇性。魯迅既感到《范愛農》“寫法較差”,就此停筆,不寫《陳師曾》也就不難懂得了。
陳師曾畫作
五
由於陳師曾在繪畫篆刻方面成績卓越,魯迅假如寫留念他的文章,對其藝術做出適當的評價既是不克不及回避的內在的事務,也是文章寫得好欠好的要害。此中的焦點是對中國畫的評價題目。這一點,更讓魯迅難堪。魯迅對繪畫頗能鑒賞,對美術教導的主要性也有較為深入的熟悉,但只逗留在普通喜好和鑒賞層面,缺乏實行,陳師曾倒是專門研究程度,其繪畫題材普遍,山川、花鳥、人物、風氣等皆所善於。花草雖來自吳昌碩,而能博采徐渭、陳淳、八年夜隱士、石濤以及“揚州八怪”之長,構成本身蘊藉秀逸、古樸而不粗野、氣韻活潑的作風,構圖多變,情勢新奇,題材既有傳統的折枝花草,也有對景寫生的天然景物。
陳師曾進京兩年后,已然是南方畫壇的代表人物,詩、書、畫、印兼善,被譽為“四盡”。1915年2月,國立北京高級師范黌舍創辦三年制手工丹青科,陳師曾受聘為國畫教員并兼任北京男子師范及男子高級師范博物教員。1918年春,陳師曾到北京年夜學演講,激發了師生們研討中國畫的愛好,促進校長蔡元培決議建立北京年夜學畫法研討會,陳師曾被聘為中國畫導師。4月,國立北京美術專門黌舍聘陳師曾為中國畫傳授,其他與美術有關的黌舍也爭相聘任。
五四活動前后,變更呼聲很高。以陳獨秀為代表的新文明健將收回了“美術反動”的主意,批評中國傳統繪畫。魯迅對國畫也是貶多于褒,直到暮年還頒發過頗為劇烈的談吐,如:“就繪畫而論,六朝以來,就年夜受印度美術的影響,無所謂國畫了;元人的水墨山川,或許可以說是國學,但這是不用回復,並且即便回復起來,也不會成長的。”[41]1919年在《新青年》的《隨感錄》頒發多篇文章(四十三、四十六、五十三),會商美術題目,好比說:“提高的美術家,這是我對于中國美術界的請求。……我們所請求的美術家,是能引路的先覺,不是‘國民團’的首級。”[42]魯迅對前人畫多山川花草而少社會事務表現不滿,固然他自己暗裡里也解脫不了傳統文明的慣性,愛好高雅的繪畫、信箋、印章、金石拓本之類,但講起新陳代謝,就絕不客套,發為劇烈談吐,恐為陳師曾所不喜。陳師曾不同意這種“反動”不雅點,在1921年春發刊的《繪學雜志》第2期上頒發了《文人畫的價值》,同年11月又在該雜志第3期上頒發了《中國畫是提高的》。不久,東京美術黌舍傳授年夜村西崖來訪,與陳師曾會商文人畫題目。1922年,陳師曾翻譯了年夜村西崖的《文人畫之回復》,并將本身的《文人畫的價值》改寫為白話的《文人畫之價值》,二文合編成《中國文人畫之研討》一書,由中華書局出書。《文人畫之價值》申說中國文人畫的意義和價值,主意在鑒戒外來藝術的同時,弘揚優良平易近族藝術傳統。陳師曾以為中西繪畫沒有好壞、高下之分,“宜以本國之畫為體,舍我之短,采人之長”,主意“中西融會”“固本出新”。[43]這些看法當然都是對的的,融和轉化,也是新文明倡導者的終極看法,但在新舊文明主意劇烈斗爭、言辭常走極真個氣氛中,平心靜氣的對話既不成能,“融和”就更無從談起。這個時代的魯迅和陳師曾,由於站在分歧的堡壘中,來往逐步削減,安閒道理之中。
既然這般,魯迅寫悼念陳師曾的文章,對這些私家友誼層面的內在的事務就更難措辭了。魯迅對陳師曾的字畫固然贊賞并收藏,但由於與本身的新文明不雅念并不契合,故未能賜與贊詞——這能夠是這篇文章沒有寫成的要害地點。
《朝花夕拾》未應用陳師曾繪畫作封面,該書出書后,魯迅固然很少在公然場所說起陳師曾,但每一說起,評價就很高。如1930年月初,他起意編印《北平箋譜》,起首想到的就是陳師曾:
往年夏季回北平,在留黎廠得了一點箋紙,感到畫家與刻印之法,已比《文美齋箋譜》時期更佳,譬如陳師曾齊白石所作諸箋,其刻印法已在japan(日本)木刻專家之上,但此事恐不久也將銷沈了。
因思倘有人自備佳紙,向各紙展擇尤對于各派各印數十至一百幅,紙為書葉形,采色亦須加倍濃重,上加序目,訂成一書,……[44]
魯迅誇大,固然光緒年間的李毓如、伯禾、錫玲、李伯霖和宣統末年的林琴南,在畫箋方面頗有成就,但其道年夜盛則有賴平易近國四、五年后的陳師曾、姚茫父諸家。魯迅在《北平箋譜》的序文中略述中國詩箋成長史,便將“義寧陳君師曾”置于承前啟后的要害位置:
清光緒時紙展,尚止取明季畫譜,或後人小品之適宜者,鏤以制箋,聊圖好看;間亦有畫工所作,而乏韻致,固無足不雅。宣統末,林琴南師長教師山川箋出,似為今世文人特作畫箋之始,然未詳。及中華平易近國立,義寧陳君師曾進北京,初為鐫銅者作墨合,鎮紙畫稿,俾其雕鏤;既成拓墨,雅趣盎然。不久復廓其技于箋紙,才幹蓬勃,筆簡意饒,且又顧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詩箋乃開一新境。蓋至是而畫師梓人,神志暗會,同力一起配合,遂越前修矣。稍后有齊白石,吳待秋,陳半丁,王夢白諸君,皆畫箋高手,而刻工亦足以副之。辛未以后,始見數人,分畫一題,聚以成帙,格新神渙,異乎嘉祥。[45]
《交流魯迅手稿選集》手札卷顯示,二十世紀二十年月末、三十年月初魯迅應用陳師曾繪制的山川、花果、器物箋紙多少數字不少。魯迅購置陳師曾的作品集,起意或在為寫留念文章做預備。但除了在給友人的信中批駁這套玻璃板書“印得很不高超”[46]外,他對書的內在的事務沒有做任何評價。既然不寫回想記,也就不用要觸及阿誰煩難復雜的中國畫評價題目了。魯迅沒有表達的看法,周作人暮年在《魯迅的故家》中略有說起:“陳師曾的畫世上已有定評,我們內行沒有什么看法可說。在時光上他的畫是上承吳昌碩,下接齊白石,卻比二人似乎要高一等,因是有書卷氣。”[47]這應當與魯迅的見解附近。
魯迅沒有將一位同窗、同事、伴侶,特殊是一位杰出藝術家的抽像在《朝花夕拾》中描繪出來,無論若何是一件憾事。他沒有向任何人流露過《陳師曾》的寫作打算以及沒有完成打算的緣由,以上推論供給的思緒或對研討《朝花夕拾》、魯迅的交游和回想記寫作略有參考價值。
注釋:
[1]魯迅:《〈自全集〉自序》,《魯迅選集》第4卷,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69頁。
[2]黃喬生:《〈呼籲〉〈徘徊〉兩悠悠》,《名作觀賞》2023年第13期。
[3]魯迅1926年10月7日致韋素園信,《魯迅選集》第11卷,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567頁。
[4]魯迅1926年10月15日致許廣平信,《魯迅選集》第11卷,第573頁。
[5]魯迅1926年11月20日致韋素園信,《魯迅選集》第11卷,第623頁。
[6]魯迅1926年11月21日致韋素園信,《魯迅選集》第11卷,第624頁。
[7]魯迅1926年12月8日致韋素園信,《魯迅選集》第11卷,第648頁。
[8]劉彬:《“臘葉”的回眸——重讀魯迅〈朝花夕拾〉》,《文藝研討》2020年第1期。
[9]王興杰:《第一次中國教導年鑒·戊編》,開通書店1934年版,第417~418頁。
[10]魯迅1923年12月12日日誌,《魯迅選集》第15卷,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90頁。
[11]魯迅1924年5月3日、8月16日,1925年2月10日、7月15日,1926年5月28日日誌,《魯迅選集》第15卷,第510、525、551、573、621頁。
[12]魯迅1926年12月8日致韋素園信,《魯迅選集》第11卷,第648頁。
[13]魯迅1926年10月4日致韋叢蕪、韋素園、李霽野信,《魯迅選集》第11卷,第562頁。
[14]沈瓞平易近:《魯迅早年的運動點滴》,《上海文學》1961年10月號。
[15]魯迅1914年1月13日日誌,《魯迅選集》第15卷,第101頁。
[16]魯迅1914年6月2日日誌,《魯迅選集》第15卷,第119頁。
[17]魯迅1914年6月9日日誌,《魯迅選集》第15卷,第120頁。
[18]魯迅1914年7月3日日誌,《魯迅選集》第15卷,第123頁。
[19]魯迅1915年1月19日、3月18日、10月27日、11月16日、12月7日、12月18日日誌,《魯迅選集》第15卷,第157、164、193、195、198、199頁。
[20]魯迅1914年12月10日、1915年2月2日、1917年1月26日、1921年1月10日日誌,《魯迅選集》第15卷,第143、159、273、421頁。
[21]魯迅1915年4月8日、9日、10日日誌,《魯迅選集》第15卷,第167頁。
[22]魯迅1933年12月27日致臺靜農信,《魯迅選集》第12卷,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532頁。
[23]魯迅1916年6月22日日誌,《魯迅選集》第15卷,第232頁。
[24]魯迅1915年6月14日日誌,《魯迅選集》第15卷,第175頁。
[25]魯迅1915年9月8日、9月29日日誌,《魯迅選集》第15卷,第186、189頁。
[26]許壽裳:《筆名魯迅》,許壽裳:《亡友魯迅印象記》,國民文學出書社1977年版,第48頁。
[27]黃喬生:《度盡劫波:周氏三兄弟》,國民出書社2019年版,第181頁。
[28]魯迅1927年9月25日致李霽野信,《魯迅選集》第12卷,第76頁。
[29]魯迅1927年10月4日致臺靜農、李霽野信,《魯迅選集》第12卷,第77頁。
[30]魯迅1927年10月14日致臺靜農、李霽野信,《魯迅選集》第12卷,第78頁。
[31]魯迅1927年10月20日致李霽野信,《魯迅選集》第12卷,第80頁。
[32]魯迅1928年1月31日致李霽野信,《魯迅選集》第12卷,第101頁。
[33]魯迅1928年2月26日致李霽野信,《魯迅選集》第12卷,第105頁。
[34]魯迅1928年3月31日致李霽野信,《魯迅選集》第12卷,第111頁。
[35]周遐壽:《魯迅的故家·俟堂與陳師曾》,國民文學出書社1981年版,第153頁。
[36]魯迅:《憶劉半農君》,《魯迅選集》第6卷,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74頁。
[37]周作人:《半農留念》,《人世世》半月刊第18期,1934年12月。
[38]魯迅:《關于太炎師長教師二三事》,《魯迅選集》第6卷,第566~567頁。
[39]魯迅:《答有恒師長教師》,《魯迅選集》第3卷,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73頁。
[40]魯迅1934年12月2日致增田涉信,《魯迅選集》第14卷,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28頁。
[41]魯迅1935年2月4日致李樺信,《魯迅選集》第13卷,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72~373頁。
[42]魯迅:《隨感錄·四十三》,《魯迅選集》第1卷,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46頁。
[43]陳師曾:《文人畫之價值》,《中國文人畫之研討》,浙江國民美術出書社2016年版,第5~15頁。
[44]魯迅1933年2月5日致鄭振鐸信,《魯迅選集》第12卷,第366頁。
[45]魯迅:《〈北平箋譜〉序》,《魯迅選集》第7卷,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27~428頁。
[46]魯迅1933年11月20日致鄭振鐸信,《魯迅選集》第12卷,第501頁。
[47]周遐壽:《魯迅的故家·陳師曾的風氣畫》,國民文學出書社1981年版,第154頁。